观点 | 我的性取向到底是不是遗传?

ColorsWorld小钱包 ColorsWorld 2019-09-04


这里是神秘柜子。

作者 | 三石

编辑 | 松*



2019年8月30号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Large-scale GWAS reveals insights into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same-sex sexual behavior”,虽然不是第一次从遗传学角度探索同性性行为,但作为目前最大的同性性行为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同性性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减少对于同性恋群体的歧视与病理看待,是有积极意义的。

阅读了转载推送后,大家可能会存在这些疑问:

没有同性恋基因,那我的同性恋到底是不是遗传?既然不是基因决定的,那我是不是能扭转改变?

图源网络


这篇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针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与同性性行为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同性性行为与同性恋不是等同的概念, 同性性行为是从性行为的对象性别进行的区分,而同性恋则涉及的不止性行为,更是一种身份,一种自我认同, 故这项研究实际上并没有指向所谓的“同性恋基因”。


图源网络


基因只是庞大的遗传学内容的一部分 ,各种形式的表观遗传调控可影响基因的表达,且还存在微效基因学说等诸多有待探索的遗传领域研究新地。细胞是一个非常灵活且复杂的调控系统,表型差异不只是因为基因的差异,环境对于个体发育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为何同卵双胞胎在发育过程中也会存在不论是外貌还是性格上的差异。所以 只从单核苷酸多态性无法找到特定基因解释同性性行为,并不能说明同性性行为与遗传无关。 《Science》杂志八月三十号刊登的《How do genes affect same-sex behavior?》一文中,也提及遗传因素在群体的同性性行为中的影响比重可达8~25%,结合这次研究中的5个单基因SNP对于同性性行为的影响比重累计起来仍小于1%的结果来看,更能支持同性性行为是一个非累加的多基因效应,或多个基因均在其中发挥微小作用。所以未能找到特定的同性性行为相关基因,并不能等同于同性性行为与遗传无关,更不能得出同性恋与遗传无关的结论。

这次的研究,其实能看到对于性少数平权而言乐观的一面: 无法找到特定的基因来对同性性行为进行解释,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对于同性恋的病理看待,同性性行为更多地被认为是人类多样且复杂的行为中的一种,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同性恋就是先天的”的陈旧说法,让人们更多认识到,同性恋与异性恋一样,是基因,环境共同决定的人类行为,没有孰优孰劣之分。

图源网络


研究的作者也在文章讨论部分表示, 这次研究并不是为了给同性恋是“先天”或“后天”的下定论,更多是为了探索同行性行为背后的生物学基础,行为表型研究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对于遗传的了解还是很基础的。基于目前并不全面的遗传认知,对复杂的人类行为下一个简单粗暴的定论,已经导致了长期的出于社会目的对遗传研究结果滥用,这也是该研究团队所抵制的。

对于文章具体内容的讨论,读者们也可阅读公众号“知识分子”发布于2019年8月30日的“‘同性恋基因’是否存在?50万人新研究给出回答”一文,文中几位国内神经生物学教授对于研究的理解与评价及这项研究的研究者给出的回答,对于更正确地看待这篇有史以来最大的同性性行为相关遗传学研究,会有更大的帮助。


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MQf4OPYGBTNUCSZuGaC-LQ


ColorsWorld神秘柜子

一个PKUers自发组成的有爱团体

关注性别性向平权

期待能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发出一点微弱但笃定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