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波伏瓦《第二性》

野猫君 ColorsWorld 2017-05-02

这里是神秘柜子。

作者 | 野猫君

编辑 | 绿松石

制作 | 贤者

插画 | 时九


导言:谈到性别平权绕不开的《第二性》,真正读过的人并不太多。写出这本书的她当初是为了什么?《第二性》又为什么在当下的酷儿理论中有深刻的对照意义?

1

女人与哲学

我们似乎很难在1900年以前的哲学史上找到女人的影子。若说学科中从业人员性别比例之悬殊,或许无领域可出哲学之右(前段时间我们作者团给北大各院系的全职教师男女比做了粗略的统计,发现哲学系的女性教员比例竟然不到总数的6%)。这种微妙而尴尬的局面到了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上半叶才开始有所变化。就喵君自己的阅读经历来说,但这段时期内至少有五位哲学界/思想界内最杰出的女性是我们所不该忽视的(尽管开名单这种事情总是挂一漏万):


首先是三位英年殒命的天才:德国革命家、德国共产党创始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1871-1919),德国哲学家、罗马教廷圣女埃迪特·施泰因(Edith Stein, 1891-1942)和法国思想家、社会活动家西蒙娜·韦伊(Simone Weil, 1909-1943)。而另外两位哲学家或许在中文世界更富盛名,其名号之响亮基本无须我赘言其生平历事:20世纪最具原创性的政治哲学家之一,雅斯贝尔斯的学生、海德格尔的旧情人,流亡美国的德裔学者汉娜·阿伦特(Hanna Arendt, 1906-1975),以及我们今天的主角,哲学家萨特的终生伴侣,因其女性主义理论而在世界范围内声名远播——西蒙娜·德·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


比起前四位同行来说,波伏瓦享有最长的天寿、最大的名气、最羡煞旁人的爱情,可以说是真·人生赢家了。出生在法国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她,从小就勤奋好学、个性独立,据说在十九岁的时候就写下了一份“独立宣言”:“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在大学期间,她修习数学、文学和哲学,同时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就读,并以一份讨论莱布尼茨的论文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


最重要的时刻终于来了:1929年,全国中学高级教师学衔会考,哲学科考场。波伏瓦与萨特相遇了。两人搭档准备口语考试,而最后的榜单也是充满戏剧色彩:萨特总分第一,波伏瓦紧随其后。接下来这对学霸情侣长达半个世纪的故事可谓是波澜起伏,那么接着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八一八萨特和波伏瓦之间浪漫而传奇恋爱史了呢?想知道如何不依赖法律约束而维系51年的亲密关系?如何在开放关系中理解他者的参与?如何在爱情中平衡理性和欲望的关系?


——好的,此处喵君推荐大家移步B站观影《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Les Amants du Flore, 2006),对两人早年的恋爱史进行了一番影像重述。更多的文献资料,除了波伏瓦本人的自传(翻译成中文厚达整整五本),还有两个小书可以参考:1980年,萨特离世,波伏瓦将萨特一生中写给她的情书集结出版(中译本《寄语海狸》,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981年波伏瓦又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追述爱人晚年生活的《永别的仪式》(Adieux: A Farewell to Sartre, 1981;中译本暂未出,在上海译文出版社“波伏瓦作品系列”中有收录),开头便有这样一句:“我的每一本作品,萨特在出版前都提前披阅过——不过这本书,却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例外。”


够煽情吧?好了,闲话说到这里。“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什么什么样的女人”这句老话,今天暂时免谈。我们要认识的,不是笼罩在萨特巨大声望背后的那个终身女朋友,而是一个独立而有风格的哲学家,波伏瓦。

(咳咳,八卦结束,下面开始谈正经的)

2

作为哲学家的波伏瓦

令人不解的是,波伏瓦死前并没有获得作为一个独立的“哲学家”的声望,并且她自己生前也从未用这样一个头衔称呼过自己。要么是(自称)作为萨特思想的“助产士”,要么是作为《当代》杂志的编者跻身学术圈,要么是作为一系列小说、戏剧、游记、回忆录和报刊文章的作者——反正不是个“哲学家”。何况,她本人离世前最大的成就,其实是小说《名士风流》(The Mandarins, 1954)给她带来的法国文学最高奖“龚古尔奖”。


到底该如何评价波伏瓦:社会活动家?文学家?还是——哲学家?终于,在90年代,声望姗姗而来,作为哲学家的波伏瓦终于被学者们所发现。一开始,大家纷纷想要撇清波伏瓦跟萨特之间的纠缠关系,想搞清楚到底是波伏瓦对萨特的思想光辉亦步亦趋,还是萨特从波伏瓦的小说里抄来了灵感。后来大家发现,应该把两人各自放在同时代更广阔的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和现象学的大思潮(也即研究波伏瓦的参考系,除了萨特之外,还包括胡塞尔、柏格森、巴什拉、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列维纳斯、列维-施特劳斯、阿尔都塞……)之中来理解,去看他们所共同面临的思想挑战和各自给出的解决方案。


在这样的眼光下,我们才能够看到波伏瓦作为一个哲学家的严肃地位和独特性,才能看到她别样的理论贡献:


(1)哲学与文学 :通过戏剧、小说等等形式,尤其是所谓的“形而上学式的小说”,波伏瓦充分地展现了各种第一人称视角下的鲜活体验(living experience),用文学化的语言来揭示我们的生活世界所具有的意义。这是她和萨特两人作为非学院体制内的思想者所共同启用的思想手段;


(2)伦理与政治 :在波伏瓦看来,离开社会语境来理解道德,这将是难以想象的。每一个个体都在整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下生存,我们和他人处在一个怎样复杂、紧张却又亲密的“共在”(Mitsein)关系之中。为什么虽然身处众人的纠葛之中,我们却还能时刻感受到自身的孤独?为了实现自身自由,我们对他人所采取的暴力手段真的是有意义的吗?波伏瓦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强调了“他者”(Other)不可或缺的意义。例如,在早年理论作品《模糊性的道德》(The Ethics of Ambiguity, 1947)中,波伏瓦对政治活动中“呼吁”这个概念格外强调:个体的政治筹划,无论再宏伟,都要通过宣传手段,依靠更多他者的认可来共同实现;


(3)衰老与人的有限性 :步入晚年的存在主义者波伏瓦同样关心人类的衰老和死亡的问题。她曾多次在小说和戏剧中触碰到这个问题,而在萨特老去并离世之后,这个问题变得更加触目。在理论著作《老去》( The Coming of Age, 1970)中,她指出,变老是人类共同的、被迫的必然生理体验,但却随着历史、社会、政治环境的不同而有差异。身体不断衰老,我们越来越不能够满意地指挥它完成对人生的筹划。在这种体力与意志不相匹配的维艰状态中,作为他者被社会主体——那些身体力量和自身意志相匹配的人——排挤开的老人,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他们?


(4)女人与“性” :不难发现,作为马克思主义倾向强烈的知识分子,波伏瓦作为女人在社会实践活动有着大量的积极参与。早年的波伏瓦曾数次拒绝给自己贴上“女性主义者”的标签,但在1972年的一次采访中,波伏瓦承认了自己的女性主义立场,并和其他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者共同创立了杂志《女性主义者的问题》(Questions féministes)。而相对于其开展的各种社会活动,更重要的或许是她在“女人”这个议题之下所进行的哲学探索,即《第二性》(The Second Sex, 1949)的写作。

3

《第二性》

为什么叫“第二性”?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当《第二性》刚刚出版的时候,有人把它视作败坏性道德的洪水猛兽。而只有细读之后才能发现,男权社会某种意义上的不道德才是它真正的靶子。这本被视为奠定了我们今天所谓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的理论基础的著作,到底在说些什么?大体看来,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理论视角有着重要的价值:


(1) 对“女人”这个概念的悬置与拆解

波伏瓦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女人”二字不假思索的成见保持高度怀疑和冷静。她把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于“男人”和“女人”最习惯性的思维预设和朴素成见先加以陌生化,给它们加个括号,悬搁在一旁——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而是力图从其背后寻找出构成这些日常成见的生理、历史和社会因素。这种对“女人”的追寻由两方面构成。


首先,她尝试从反面理解“女人”:通过运用大量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历史、文学、神话、宗教和政治众多领域内的实际素材,波伏瓦试图展现出这样一个进程:欧洲历史到底是如何通过各种对“女性气质”的自相矛盾的遐想,来炮制出女人在男权统治面前自然而然“低人一等”的“本性”?


接着,她再尝试从正面理解“女人”:她对“身为女人”这件事给出了大量的活生生的体验的描述。从出生到成年,从结婚到生育,从异性恋到同性恋,从上流贵妇到风尘女子,波伏瓦对各类女人的生存体验都作出了相当丰富的刻画。而正是通过这些描述,波伏瓦试图呈现出女人的社会化过程:一个自由的主体又是如何在男权主导的社会生活中自己把自己给固化为一个“自在的女人”(a woman in herself)的?


这样一种解构在书中浓缩成了一句至今为止女性主义者、性别平权运动者和性解放运动者们津津乐道的口头禅——“人并非天生就是女人,而是变成了女人”(One is not born but becomes woman.)


这是最早的对于“性/sex”和“性别/gender”的理论区分吗?我们并不清楚在上世纪40年代末写作的波伏瓦是否已经开始有了这样的理论自觉。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第二性》给了我们一套成熟的术语和方法,让我们能够系统地去分析女性气质背后的社会构建因素,并对之加以批判。


(2)启蒙话语中“平等”的危险性

通过对“女人”的解构,波伏瓦揭示了传统男权社会下男人和女人之间地位的深刻不平等。面临这种不平等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一种“平等”的愿景?自启蒙时代以来,各种“男女平权”运动一一登台亮相:三八红旗手、女企业家、女政治家……各种各样的平权形象在各类政治社会中被创造出来。女人在这个过程中分享了更多的社会权力,但这种模式或许会带来更深层的问题:通过“平等”的政治话语,作为自然事实的性别差异被悄悄掩盖了——男权社会趁机用男性化主体充当了一切人类的绝对化的主体概念。什么意思?也就是说,为了实现平等,反而是女人逐步放弃自身的自然性,用尽全力向那个本身也不过是通过男性视角被构建起来的“人”的理念努力靠拢。而波伏瓦却站在一旁,平静地告诉我们:平等,并不意味着要一模一样。


(3)在“性”与“身体”的视野下,重新探索“主体”的意涵

可以看到,在性别这个问题上,波伏瓦并不如她的后来者例如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等人那样激进。在抛弃男权所塑造的女人形象的同时,波伏瓦非常认真地珍视生理意义上的男女形象——身体并非是能够彻底被改造乃至被抛弃的生存要素。尽管今天我们可以不断地推进性别转换的生理进程,但是仍然许多随着身体而来的东西并不能通过一次次手术就可以带给这个进过改造后的主体,例如:拥有、运用异性身体并且带着它一起成长的整个个人体验史。


正是通过对于“身体”和“性”这些视角的引入,波伏瓦展现了她对于传统形而上学中主体概念的批判:过去一切西方形而上学中作为行动者、认知者、欲求者自身的人类“主体”,其实全部都是“男性化的主体”(the masculine subject)。如果我们能够承认女人也能够作为一个独立、自由的主体存在,那么我们必须要反思:过去我们利用男性视角得出的结论是不是真的成问题、有局限?而在波伏瓦看来,一个自由的主体,不得不面对,并且只有通过积极面对它所承载的“性/性别”的特征,才能够真正获得自身的自由。



为什么我们今天依然要阅读《第二性》?总有人对于一本女人写的关于女人的书不屑一顾,而关于“性”的话题或许在真正的哲学领域内也并非当务之急和头等大事。但是,这并不能否定掉阅读波伏瓦及其《第二性》的意义。首先当然是出于实践的考量。波伏瓦在书中所描述大量的关于女性的极度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在今天这样一个高度个体化的时代(尤其是现代都市中的生活状况),如果我们还带着过去社会中的旧观念来裁剪女性乃至剪裁男性,那显然将会在我们的社会交往中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


其次是出于理论的关切。波伏瓦在某种意义上对于男女生理性限制条件及其二元对立的坚持,对我们今天这个以崇尚多元为政治正确的时代下所流行的、彻底的去生理化、去对立化的酷儿理论及其衍生品,或许能够构成强有力的思想对话关系,进而能够更进一步地推进性别理论和女性主义的研究。


最终,还是有一点我作为哲学爱好者的小私心:毫不夸张地说,波伏瓦及其女性主义理论,是在今天推进主体性理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反思起点——性与性别,将永远和其他重大的哲学范畴一道,构成了我们理解作为“人”的我们自身所不可逃避的命运。

4

一次战战兢兢的尝试

在接下来我负责的多次推送中,我希望能够利用我的专业优势和阅读经历,尽力为大家逐章导读《第二性》这部作品,和大家一起投入到学习之中。我想,比起口头上的谈论和夸赞,实打实的阅读或许能够让我们从中收获更多启迪。说实话,这也是我第一次仔细阅读这本书,而本喵的理解或许也是漏洞百出;正是为了能有更大的收获,我颇为大胆地做起了这次导读的策划。至于能做到什么样,我全力以赴,效果就全看大家评价了。希望各位——无论是读书界的爱好者,还是哲学或性别研究领域内的行家——能在这个过程中把自己的看法、要求和批评发到后台,喵君我会一一认真参考的。


那么,下一次喵君和大家见面的时候,就是我们一起读 《第二性》导论 的时候啦。这一部分篇幅虽然不长,中文版只有不到20页,但是作为为整本书提出问题、知名方法的引子,理论难度较大,思想相当凝练。不过,好在作为作家的波伏瓦有着高超的写作技巧,相信读起来至少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


在这里,为了指引大家的阅读,喵君先提前抛出一些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带着问题去读书:


•         为什么波伏瓦说,从不会有一个男人突发奇想要去写一本男人在人类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的书?

•         一般来说,一个人作为“主体”和“他者”的地位,是会不断相互转化的(想想进城务工人员在农村和城市的不同地位)。可是,为什么“主体-他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在“男人-女人”这个对子里就失效了?波伏瓦的分析思路是怎样的?

•         按照波伏瓦的分析,男人是通过什么样的逻辑顺理成章的变成了女人的“主人”的?相对于黑人、犹太人、无产者来说,女人若要对男人的“主人”地位有所挑战,她们会面临哪些不同的麻烦?

•         波伏瓦认为,针对妇女问题,以往的争端都聚焦于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地位问题:“女人究竟是高于、低于,还是和男人一样?”为什么波伏瓦彻底否定了这个发问方式?她提出的新问题又是什么?


好的,话不多说,只希望有兴趣的看官能够继续关注下去啦。期望有讨论,有争鸣,说得不对的地方还请方家多多指正。


喵君如是说。

参考

文献

Entry on “Simone de Beauvoir”,from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beauvoir/#SheCamStaFreVio


Entry on “Simone de Beauvoir”, from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imone_de_Beauvoir#cite_note-Thurman-5


波伏瓦,《第二性》,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

(English translation by Constance Borde and Sheila Malovany Chevallier, 2010)

ColorsWorld神秘柜子

一个PKUers自发组成的有爱团体

关注性别性向平权

期待能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发出一点微弱但笃定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