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儿理论 | 性与性别的解构者

Limbo ColorsWorld 2017-04-17

这里是神秘柜子。

作者 | Limbo

编辑 | 台风

制作 | Sue


酷儿(Queer),即 LGBTQIA 中的 Q,本意是“怪异的”,和 odd 相近。它原本是西方主流文化对同性恋者的贬义称呼,后被性的激进派反讽地用来概括他们的理论。酷儿理论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它并非某种特定的学科,而是多种跨学科理论的综合——来自于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等多种学科。它是一种外在于主流文化的立场——这些人和他们的理论在主流文化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也不愿意在主流文化中为自己找位置。


酷儿理论认为,“酷儿”指的是在文化中非常态(nonstraight)的表达方式,这一范畴既包括男同性恋、女同性恋,也包括所有潜在的、不可归类的非常态立场,如部分性爱方式与传统一夫一妻异性婚姻有所不同的异性恋者。酷儿意味着对抗——既反对同性恋的同化,也反对异性恋的压迫。它的核心主张是对同性恋和异性恋的两分结构进行挑战,向社会的常态进行挑战。


若想更好地理解酷儿理论的主张,不可忽略的是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的“表演理论”。她认为,没有一种社会性别是“真正的”社会性别,社会性别也不是一种天生的性身份的表现。异性恋本身是被“天生化”、“自然化”的,用以当做人类性行为的基础。


Judith Butler

对于巴特勒来说,不存在“恰当的”或“正确的”社会性别,即适合某一生理性别的社会性别,也不存在生理性别的文化属性。社会上有一种通常的看法,认为如果一个人的生理性别和性别认知不同,譬如出生时性别为男性,却一直希望自己成为女性,那么他应该进行变性手术,获得女性的生理性别,方可进行女性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而一个男性穿着裙子、涂着指甲油则被看做“不正常的”——这正是一种无形的暴力,是“异性恋的霸权”。

表演理论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本质主义和结构主义的争论中形成的新意识有巨大关联——身份政治过时了。假如一个人没有本质的话,那么典型的同性恋者也不存在。民族、社会阶层、宗教等因素同样是一个人身体的一部分,并且扩充一个人的身份。在一个友好的环境中,这些人不必形成一个统一的群体,而可以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意志和爱好。

在酷儿理论对各种身份分类的挑战中,超性别(transgender,亦做“跨性别”)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超性别包括异装和易性,也包括既不异装也不易性但是喜欢像另一个性别的人那样生活的人。两性界限不清且有逐渐模糊的趋势的表现在当今世界随处可见,正在形成一种新的风尚。

譬如,在中国,许多女明星放弃了传统的妩媚和性感的定位,转而走上中性和英气的路线,向粉丝以“老公”自称,其中的代表是音乐人窦靖童。值得注意的是,她并非一直以表现男性化特征,而是经历了由女性化向男性化(中性?)的转变。


窦靖童

澳大利亚模特 Ruby Rose 是更为典型的代表。她的生理性别为女,却不断表示“从内心深处希望自己是一个男孩”、“我曾向上帝祈祷,不要让我的胸部发育”。她曾经拍摄了著名的“出柜”视频《Break Free》,在视频中,她剪去长发,洗去妆容,束紧胸部,实现了从女性向男性的转变。

不过,Ruby Rose 更倾向于认为自己介于两个性别之间:“绝大多数时候,我都不想明确我的性别,我不是一个男人,也不觉得自己是女人。不害臊地说,我大概拥有了两个性别中最好的特质吧。”此外, 她既约会过男孩,也约会过女孩,大方地承认了自己具有双性恋倾向。


Ruby Rose

日本的佐佐木托曼,生理性别为男,却总是伴着精美的妆容与美甲还有高跟鞋出现。身为模特和流行乐团成员的佐佐木并不认为自己的造型像女性,而认为自己是以无性别的身份出现的。尽管佐佐木的衣橱就像青春期少女的衣橱,但他坚持认为性别的概念真的没必要。


“人们必须能够选择任何适合自己的风格,并不是好像男人必须这样做,女人必须那样做。我觉得那样不是很有趣。我们都是人类。”


佐佐木托曼(Toman Sasaki)


双性恋倾向在酷儿理论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能够解构社会性别和性的两分结构,因为双性恋占据了一个在各种性别之间暧昧不清的位置,所以它能够昭示出所有身份之间存在的差异和矛盾。有些酷儿幽默地自称为“弯曲的直线”(straight with a twist),这也充分地揭示了各种分界线日益模糊的趋势。

酷儿理论具有强大的革命性,对于酷儿来说,这种“亚文化”为他们提供了广大有意识的、表演性的性与性别角色的天地。对于一个酷儿来说,从男性角色变成女性角色、从异性恋变成同性恋或双性恋都是非常自然的。

对于一个酷儿来说,想穿任何性别角色的衣服、进行任何性别角色的行为举止、想过任何性别的生活,都是自由的。男孩可以穿裙子、涂指甲油,女孩也可以进行任何传统认为只有男性方可进行的活动。他们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必须改变第一性征才有资格做某种性别的人。

按照酷儿理论的理想,性的表达可以跟着感觉走,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分类最终将归于消亡,男性和女性的分类也将变得模糊不清。这样,性别和性倾向的问题将会得到完满的解决。

值得提出的一点是,李银河认为,酷儿理论作为一种政治策略在中国这种社会有特殊的意义。“由于中国文化中一向就有一种把各种事物之间的界限搞模糊而不是区分清楚的倾向,由于同性恋的身份政治在中国一向不发达,也由于国家和社会对同性恋的身份政治不像西方那么激烈,因此,中国的同性恋政治有可能借助酷儿理论跨越身份政治的阶段,直接进入与所有非常态倾向联合起来共同抵制异性恋霸权的阶段,共同创造抵抗权利压抑的新局面。”


参考资料:

葛尔·罗宾等,2000,《酷儿理论——西方90年代性思潮》

塔姆辛·斯巴格,2005,《福柯与酷儿理论》

维基百科:酷儿理论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酷儿理论

台湾酷儿权益推动联盟 http://tgqraa.org

ColorsWorld神秘柜子

一个PKUers自发组成的有爱团体

关注性别性向平权

期待能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发出一点微弱但笃定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