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太地区,性少数人群往往是社会中最为边缘、最为弱势的群体之一。在中国,由于缺乏关于性和性别少数群体整体状况和具体议题的研究,从法律和政策制定者到普通民众都难以全面客观地了解相关事实。2016年5月17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同志中心共同发布了《中国性与性别少数群体生存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反映了中国性少数群体在法律制度、教育、职场、家庭、宗教、医疗服务、心理健康、媒体、社会服务及其他领域的生存现状,探究了性少数群体遭遇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以及社会公众对性少数群体的态度,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未来充满挑战
报告指出,中国的性少数人群依然生活在阴影当中,可见度较低, 只有5%的性少数者主动公开了自己的性倾向或性别身份。 有更多的人向关系亲密的家人出柜,但这部分人的比例也仅占性少数人群的15%。事实是,绝大部分LGBTIQIA群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遭受歧视,尤其是在家庭内部;来自家人的排拒和凌辱往往最为根深蒂固。参与问卷调查的性少数人士中 超过一半 表示曾遭受歧视或不公正的对待。家庭是排斥和歧视发生最多的地方,学校和工作单位次之。
报告表明,在医疗和社会服务方面,一旦服务提供者获知或仅仅怀疑性少数人士的性倾向或多元性别身份,性少数人士在寻求相应服务时就会面临许多困难。感染HIV的性少数人士更是遭遇双重污名化,在获取疾病防治及无偏见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时面临重重障碍。
不同身份的性少数群体面临着不同形式的歧视。报告指出, 跨性别人士 遭受的歧视程度最深,女同性恋在家庭内部和工作单位最有可能遭到歧视和排拒,而男同性恋在学校最容易受到歧视,成为校园霸凌的受害者。所有性少数人士都对健康和社会服务领域的歧视深表担忧。大多数人质疑HIV 防治及治疗服务的覆盖面是否足够广、是否能比较方便地获取;他们同时担心能否获得高质量的、友善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
受调查的性少数群体的基本社会人口特征
尽管性少数的生存生活仍面临较多挑战,但重要的是,报告也表明了 公众态度正在发生变化 :大多数受访者对性少数人群并未持负面或刻板态度,青年受访者对于性及性别多元的态度更为开放、包容。受访者越年轻,反对同性恋病理化、性少数气质偏见、性别二元对立与性少数的HIV污名标签的比例越高,另外,年轻受访者中也有高比例的人可以接受自己的孩子是LGBTIQIA群体。
大多数受访者对性的多元都保持开放、接纳的态度。 绝大部分(70%)并不赞同将同性恋视为病态,也不赞同对LGBTIQIA 人群的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 非性少数人群的受访者同样赞成制定和实施平权政策,尊重和保护性少数。他们同意,性少数同样应享有各种社会服务及经济权利,包括让他们的同性伴侣同等享受保险福利。 近85% 的受访者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此外,超过80% 的受访者也认为,法律应明确表示保护性少数人群的权利。 调查获得以上结果,尽管部分可能是由于样本向对性少数态度友善的人群倾斜导致,但这毕竟反映出一种反对歧视少数人群的舆论环境的形成。
以上这些调查结果,就很多方面而言,意味着对于LGBTQIA群体的 重大机遇 ,也表明当下中国社会有可能发生变革,而这离不开 慢慢酝酿形成的公民社会环境、有意识的决策者、学者、媒体人以及性少数人士自身的引导与发声 。这也表明,立足事实的信息,校园性别教育、以及媒体对多元性别的客观报道,能让社会更清晰地听见性少数的声音。
联合国视频 《少数派报告》
点击 “阅读原文” 下载报告完整版。
(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研究与出版物>出版物>“中国性少数群体生存状况 - 基于性倾向,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的社会态度调查报告”)
请输入需要翻译的文本。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