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课公众平台转发“男同”负面文章?TA们有话说!

ColorsWorld 2015-12-03

以下是最近对于这件事,柜子收到的所有小伙伴们发来的感受。柜子不因立场进行任何的筛选和删改,希望能最原始地呈现TA们真实的所思所感。

PS:没有看过柜子评论的小伙伴可以点击 原文链接 阅读。


昵称:塔普的猫

学校:北京大学

感受:

首先呢,本人大一本部读预科的时候选修过三宝课,才听说这门课的时候是较为欣喜的,一门表现北大兼容并包,秉承科学健康的态度为同学们传授必要的性健康知识,算是开创了国内大学性教育的先河,对姚老师的感触很深,把平时人们口中羞涩的“性”用一种严谨科学的方式为同学们解惑,对此表示很是敬佩。

但当看到姚老师转发《校园成为男同产生“重灾区”男子汉教育确实为主因》时,最先感受到的是吃惊,为何昔日开放的姚老师的公众平台也会出现这样的推文。这也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复旦大学内关于“多与异性相处,避免同性恋”的荒诞事件。

2001 年我国将同性恋从精神病名单上删除,美国通过了同性婚姻法案,全世界对于LGBT群体的主流方向是反歧视、理解与支持的今天,这些知识分子对LGBT群体却仍抱有“通过家庭培养男子汉气概”的想法试图纠正,或者说从他们所谓的根源消除同性恋,这与那些“电击治疗”同性恋的愚昧的人有何区别?我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思想的退步,一种兼容并包的精神的消失。

“拯救男子汉”这一说法,我嗅到了浓浓的直男癌气息。缺乏所谓的“男子汉”气概的男生就是男同?就需要“拯救”吗?这位教授脑海里的理想男性的标准我不敢苟同,两性确实有着生理上的差异,但强行过分夸大这样的差异也有失偏颇,作为男性就必须一身浩然正气,满脸刚毅吗?不对别人的想法做出评价,但至少我希望自己做一个儒雅温柔的男生。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生活方式,片面偏颇的否定他人的性取向、价值观、人生观我想这不是一个具有极高学历的人应该有的做法。关于男同传播艾滋这一观点,我唯一的看法是这是校园内性教育的缺失,作为一只医学猫也承认生理构造的不同确实会导致男男性行为感染艾滋的可能确实大于两性性行为,但却没有专门的课程告诉同学们:同性性行为也是需要安全措施的,我是去年上的三宝课,学姐留给我的讲义上关于“男同性恋问题(与性取向无关)”这一部分姚老师没有提及;秋白控告教材中反同最终却面对多方压力,国内防艾讲座活动也多只将男同与艾滋传播联系在一起,却缺乏同性性行为安全的相关知识,推文中的数据从某种层面也反应了这个问题,缺乏同性婚姻的相关法律制度,两个相互喜欢的人也只能以恋人而不是配偶的关系相处,本身的法律缺失问题却含沙射影的说男同私生活混乱。不通过教育改进与法律体系的改变,反而通过宣扬“矫正同性恋”的做法实在是荒诞而可笑。

曾经看过一个关于 LGBT 的公益短片,片中的世界是一个同性恋为主流的世界,故事里相爱的男女就如现实中的同性恋一般遭受着冷暴力,若是你,你会如何面对。我想我们需要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明白为什么需要理解与接受,为什么我们 proud to love, 为什么 LGBT 群体需要发声,为什么我们希望 love wins.


昵称:守望奔向

学校:清华大学

感受:

仍然记得上学期的那次“三宝课进清华”的讲座,久闻三宝课的大名,也一直很佩服隔壁能够这样开放正视性话题。那次讲座之后,很高兴地关注起了姚锦仙老师的公众号,一直以来也很喜欢,但是这次,真的特别难过和失望!

刚看到这个标题时,当“男同”、“重灾区”以及“男子汉教育缺失”这样的词汇尖刀般映入眼中、刺入心底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震惊,眼下中国社会对待性少数群体的态度我们有准备,但是作为一个曾经在我看来如此开明开放的大学里的伸张这一开明开放态度的执旗手,竟然能够公开发表这样一篇推送,让我真的没有准备,这之后,震惊逐渐变成了失望和难过,最后,变成了愤怒!

首先,什么能够促使您将“男同”和“重灾区”两个词联系在一起?为什么,我们眼中的那份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就成为了您眼中“灾难”相关的念头了?身为 gay ,我一样乐观积极地在生活着,努力学到更多的更顶尖的知识,努力培养自己更加卓越的能力,努力让自己生活的更有品味,赋予自己的人生更多更美好的意义,也只是简简单单地希望遇到自己心爱的人一起走下去,这样的一切行为和想法,难道是您说的“灾”么?

整篇推送,仿佛只是在很客观地陈述一些事实,给予一些报道,您完全可以说,文章中,所谓“重灾区”、“教育缺失”、“男性本能、雄性激素退化”都不是您说的,而是某位“著名专家”卢洪洲指出的,您当然也可以说,明明推送主要是关于艾滋病在男同群体中表现和预防措施等相关问题的探讨,但是,我只想问,在所谓“男同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等“艰深”问题上,您呈现在所有人面前的是怎样的言论?!

首先,基因因素导致的为极少数,大多是后天成长环境造成的,当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您究竟想表达什么?性状本来就是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而在您强调“极少数”和“大多数”这样的词汇时,您是想说,后天的“大多数”都是不应该造成的么?进一步来说,您就是认为同性恋或者说后天形成的同性恋,都是不应该的么?

这里便有了一个问题,何为应该、何为不应该,就我所知,在清华和隔壁,同性恋者并不少,而且在我认识的为数不多的这个群体中的同学里,有很多相当优秀的。很多的高考状元就是 gay ;有很多人成绩特别好, GPA 是年级第一,其他方面,科研交际能力也很不错;还有的同学社交能力非常强,甚至于有些人还成为了学生会主席。同性恋的身份,并没有成为他们的一个障碍而影响他们的输出以及自我实现,同时又没有影响到其他人的生活,您能说这竟然是不应该的么?

还有,谁说过“争强好斗”才是“男儿本色”?如果一个人,向往的是田园,追求的是哲思,喜欢的是静谧,难道就应该说这样优雅的人并不是纯粹的“男人”么?社会已经是多元化发展了,即使从社会需求的角度,“争强好胜”也不一定就是全部需要的人的个性,进而更不能说不争强好胜,“男儿本能、雄性激素就退化了”,我真的很想知道,您作为生命科学学院的博士,在姑且说“转述”那个知名教授的话的时候,就没有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么?

艾滋病,确实是在男同这个群体中高发,但是并不是原发,这一点您肯定很清楚,我们需要的是拿出防艾的办法,而不是连带所有很正常普通甚至于很优秀的同性恋者,先统统贴上艾滋病的标签,然后只是拿出“偏见”和“歧视”来解决问题呀。

最后,我想说,生理健康课的设立以及这么多年的建设,已经是一个里程碑了,但是,眼前的这件事马上就折射出,性相关教育方面,欠缺的真的还很多,作为一名老师,传道授业,您的观点、一言一行是要影响身边的很多人的,作为教育者,您代表的绝不只是您个人,所以您的言行应该负更大的责任,真的不论您自己对这件事的态度如何,您可以不理解、不接受,但是作为一名教育者,您至少应该更客观地了解这个群体的声音,仔细批判之后再给出观点,而当您还没有了解清楚问题的时候,最理性最负责任的做法应该是先不要拿出主观态度才对。

性教育,拿出的不应该只是开明的态度,而应该是经过科学的研究,理性的探索而得到的更客观的观点和知识。同时,凡是教育,我们需要的还有爱,可能今天讲台下的某个认真听讲的学生,正是您今天伤害的人。


匿名

学校:华中科技大学

感受:

前两天看到一条新闻,是武汉市艾滋报告之类的,里面谈到武汉市检测出来的艾滋携带者有八九成是男同性恋吧,本来我只是撅撅嘴,麻蛋,有出这种无良报道,没放在心上。然后今天上午,和同学玩闹着,他突然半开玩笑的说,别碰我,得艾滋的大多是男同,我要离你远一点。我整个人瞬间石化了,一句话都没说,心里边都是委屈。就那么一小则新闻,把我在同学之间建立起来的信任撕裂了,我没有跟他讲道理,因为心中莫名地觉得失去了沟通的勇气,只有用沉默对抗一切。


匿名

学校:北京大学

感受:

其实我觉得认为男女性别不用有明显界限和男生应该阳刚,女孩子应该温柔,应该共同存在、交替发声。


匿名

学校:北京大学

感受:

男同什么时候 = 娘娘腔了吗?和男子汉教育有什么关系。有幸在下票圈还没有出现这篇文章,也就仅从标题表达一下不满。何况,最初艾滋病的大肆蔓延,就是因为社会普遍认为是同性行为造成的,所以异性之间不注意安全措施。


昵称: Aliv

学校:清华大学

感受:

曾经有幸在三教听到过传说中异常受欢迎的“三宝课”,却发现内容深度不超过小学时候看过的《新婚知识手册》,昨天打开订阅号看到姚锦仙的推送觉得简直是不可思议,所谓的三宝课开设 20 年来究竟有没有思进取?作为一门在顶尖大学里负责讲授“性,生育与健康”的课程衍生公众号出现这样的内容,是会被订阅的人们笑话的。


匿名

学校:北京大学

感受:

这篇文章中提到,男同性恋群体成为了艾滋病的重灾区,这是不争的事实,另外, 很多后天的环境因素会使得男孩子少一些男子气概,或是严重影响到了他们的性取向,根据我个人和周围朋友的经历,我觉得虽然不好定量判断其影响,但也肯定存在为数不少的男孩子因为后天环境而改变自己的性取向。

尽管我们都知道,男同性恋不等于艾滋病高发,但是,无法回避,的的确确和其他途径比起来,男同性恋群体的高危性行为非常普遍。对于社会上的普通民众,无法不将男同性恋与艾滋病相联系,这种所谓的刻板印象我觉得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除家庭外,学校、疾控部门、医疗机构、社会志愿者等也应共同努力,制定防范措施,消除“男同”产生的后天生活成长环境很重要。”我觉得这句话很有可能会引起平权运动人士的误解。首先,文章作者不是专门从事平权运动的人士,也不会去主动使用一些中性语汇,但不见得这就是对男同的歧视与偏见,而更应该看作是对于社会各个部门关注男同,净化男同群体中不良现象(比如高危性行为)的一种呼吁。

为什么在有 hiv 暴露风险的情况下 , 有的人还是不愿意用安全套?我觉得很多时候事实就是戴套做爱很不爽,影响体验。同时,在有风险的情况下,无套做爱会带来更为刺激的性体验。


匿名

学校:北京中医药大学

感受:

该文作者发表这些于事实相悖的言论有失学者身份。公众人物理应以事实为据,而不是就着自己的一番偏见。


匿名

学校:北京大学

感受:

虽然男男性行为确实传播率很高,但是这不能诟病于同性恋群体。就像是黑人犯罪率很高,但是我们不会说黑人是低等民族。



昵称:列侬

学校:天津大学

感受:

感受嘛:应该说看到这样的推送在北大的三宝课的公众号上还是觉得很遗憾的。北大作为我国的高等学府,在作为课堂内容扩展和延伸的微信推送中直接发送具有错误导向和歧视色彩的言论。一方面,“同性恋是后天缺乏男子汉教育所致”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而被公认的是,性取向是复杂的,很多同性取向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另一方面,文章中指责同性恋要为艾滋病的传播负主要责任,则有污名同性恋的意味。

如果是作为新闻,推送后订正新闻中的错误信息和对同性恋群体的错误态度也罢,但是作者并没有在新闻的背后附上其他任何信息。我只能认为作者是认同新闻内容的。这很遗憾。

我始终觉得造成艾滋病在同志之间传播的原因是社会对于同性恋歧视的态度,导致同志们的生存状况很糟糕。在这种状态下“约炮”肯定是既能满足自己生理需要又可以在社会中保护自己的最好手段。

前几天也看到了秋白的新闻,说到底都是大学,包括中小学对于性取向教育的问题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我觉得让我们的家长那一辈人在他们的文化背景下接受同性恋是很困难的,但是大学是做学术的地方,是不是政府的报告就是一定正确的?是不是在教授同学的时候更应该严谨地考虑所教授内容的正确性和敏感性?是不是即使对于道德这件事也应该怀着和学术一样的开放程度?何况性学知识不是你这门课应该讨论的内容吗?我最开始以为我是为人们被既有道德捆绑,歧视弱势群体,而不懂得真正去了解同志人群生活状态解决艾滋病传播问题而可悲。后来我发现更让我觉得可悲的是作为社会最应该有开放的思维和严谨的态度的大学教育者在向学生们传播错误的信息和歧视弱势群体,没有以开放的姿态,或者是他们同样屈服于这个社会病态的模式。


匿名

学校:北京大学

感受:

对呀所以一边转发一边吐槽了一把。像是穿越回几年前了,怎么突然男同就变成缺乏男子气概和男子汉教育了呢?谁说同性恋等于娘了?没几年的时间同性恋又变得可以“预防”了那是不是马上就要研究出新疗法了 orz

十年前的论调,今天写出来还是一句简单的“数据显示大部分男同不是所谓的基因问题而是受社会影响”数据怎么来的,调查怎么显示的通通没说。我小学的时候就看过新闻说培植男性幼教男性小学中学教师否则男子汉教育缺失什么的,不知道把父亲放在何地了 ... 现在居然还在说。


昵称:桑青

学校:北京大学

感受:

近日,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著名传染病专家卢洪洲教授因他对于艾滋病、同性恋的看法而成为焦点。本文一方面要反驳卢洪洲的看法,同时也认为作为医学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使命,及自己的局限性所在。

谈话人卢洪洲,是“著名传染病专家”,医学权威;也是“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一个道德意义上的身份(以上两个抬头均出自《校园成男同产生“重灾区”,男子汉教育缺失为主因》)。而其谈话的内容,也显示他所说的并不单纯是医学知识,同时也介入到了社会、文化、道德的层面。

卢教授的谈话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 1 )校园成为男同“重灾区”,这是出于男子汉缺乏、教育等原因,( 2 )专家们想要安排男同性恋者每日用药,这样即便性行为不安全也不会感染艾滋病。本文将就这两方面的观点做出回应。

校园缘何成为同性恋的“重灾区”

同性恋是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吗? YES andNO.

作为同性之间的爱慕以及性行为,在人类历史以及中国历史上都非常悠久,这方面无须多言。

但同时,在很长的历史中,“同性恋”并不是一个与“异性恋”对应的身份而存在的。可以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异性恋一种人是同性恋,这套分类体系是近代历史的产物,与西方的医学话语密切相关, homosexual 这个词汇最早由德国医生“发明”。“同性恋”最初遭遇了病理化,但同时,一旦它被命名,它就召集起了感同身受的人们,将为自己的权利与幸福而奋斗。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同性恋作为身份而出现的历程,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没有同性恋 / 异性恋的二元划分,同性恋作为一种行为,而非身份而存在。在传统中国,人们从社会的角度,而非性的角度看待家庭。所以如果一个个体履行其在家庭与亲属中的责任,同性恋的行为得到相当程度的包容。然而,随着近代与西方战争的失败,中国需要救亡图存、强国保种,引入了西方的性学,这一套性学将一切非生殖的性病理化。

并且,在近代以来,中国人同时面对着文化诸多方面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的还包括:爱情和友情的区分,以及婚姻应建立在浪漫爱的基础之上(性、爱、婚关系的理想模式)。

在新中国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同性恋被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病的表征,遭到污名和惩罚。中国也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与西方的同性恋运动失之交臂,但随着改革开放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同性恋的相关知识继续传播。尤其是现在具备同性情欲的年轻人,许多接受自己是一个同性恋者的身份,“我是一个同性恋者”。

以上介绍的是校园成为“重灾区”最重要的历史背景。

对年轻人而言,一方面他们接受了这套知识与分类体系,越来越多具有同性情欲的人们接受自己作为一位“同性恋者”而存在。另一方面,这一世代有人站出来追求自己的权益,有人出柜。同时,随着耽美、“基友”话语的流行,年轻人对于同性恋的话题不在陌生。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中,校园成为当下中国同性恋能见度最高的环境之一。因为这个部分人们最容易看到,所以其成为了“重灾区”。

在以卢教授为代表的观点中,校园男同性恋那么多是缺乏男子气概所致,教育出现了偏差。本文仅举一个例子做出反驳,中国长期的历史文化所崇拜的男性气质,并不单单只有阳刚的气质,有很多情况是推崇温柔的书生形象。相反,倒是对阳刚男性的崇拜与近代以来的历史变迁息息相关。没有固定的某一种男性气质对应某一种性倾向,许多同性恋者都是肌肉猛男,许多温柔的男性也都是异性恋。

科学抑或伦理?

卢教授的谈话仅仅是一种科学吗? NO.

卢教授的两段看法以科学的名义(但是其内容上的科学性却有严重的问题),事实上却介入了社会、文化以及道德的领域。

第一段即是上文他认为男同是由于教育问题、男子气概的缺失,第二段则是卢教授谈到:


为遏制“男同”艾滋病传播途径,上海有计划地对男男高危人群开展免费药物预防性干预治疗,但应者寥寥。卢洪洲教授透露,上海针对“男同”高危人群实施免费药物干预治疗计划,具体措施是让没有感染的人每天口服一粒药丸,这样,即便实施了无保护的性行为,也基本上能确保不被感染。这位专家表示, 但这一免费供药预防性措施“叫好不叫座”,仅有个别“男同”领情愿意接受。

当记者问及这些“男同”群体为何拒绝免费药物预防性干预治疗时,卢洪洲教授表示,绝大多数人认为,没病为什么要“吃药”,太麻烦,并担心长期服用药物有副用。卢洪洲无奈地说,“尽管医务人员解释这些药物已经临床证实没有副作用,并被欧美国家广泛采用,确认可有效预防,但依然收效甚微。”

本文在此无意介入医学效果上的讨论,笔者相信,卢教授所在的机构提出这样的措施,是有着对医学上的相关效果的评估的。但本文要聚焦的是其与社会、文化、道德的关系。专家认为这项措施“叫好不叫座”,但是仅有个别愿意“领情”。这样的措施不受欢迎,因为该措施,直接挑战冲击人们的日常生活。没病为什么要吃药,是日常生活常识之一。专家们仅仅要用预防感染一说就要实施这样的做法,并且认为自己用心良苦,显然对于“人之常情”缺乏理解。我们必须牢记,人不仅仅是解剖学、生理学意义上的人,同时是文化、社会、道德意义上的人,后者对于生活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写文章对于“男子汉缺乏导致同性恋”进行反驳,但是不要忘记这个说辞本身有着巫术一般的效果,不少人会根据卢教授的医学权威,及其简明的口号而相信它。把“男子汉缺乏导致同性恋”作为预设,同时又要用每天都吃药的方式应对男同的 AIDS 问题,我们可以窥见医学权威的力量。这是包括卢教授在内的所有专家都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一个崇拜科学的时代,将自己的科学家身份转化为社会、文化、道德上的权威的时候,必须要警惕自我的角色,否则,不禁让人联想到韦伯对现代世界最为悲观的预言,“专家没有心肝、纵欲者没有灵魂,这个废物幻想自己达到前所未有的文明”。



整理: Kiki 、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