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工坊|妈呀,我为什么是GAY

烤红薯(原创) ColorsWorld 2015-11-03

大家好,这是意识工作坊的第2篇推送,我是烤红薯。

在开始这次扯谈之前,我想和大家讲一下为什么这次推送要取这么浮夸的题目。

因为我们的负责人收到了这样的反馈:

我就说:你们啊! 你们啊!

所以说,我们的这次推送从标题开始

就要大气!

就要直接 !

就要给你——


好吧,我就发那么一会儿神经,现在开始进入正题——

我为什么是GAY?


其实,这个问题我很少很少问自己,好像自然而然就接受了自己是gay,也就是学术上的性少数群体这一概念。我只会在自己求偶不顺,婚姻不幸,生活不利的时候,会问为什么自己是gay啊,为什么会给别人带来困扰...但这种困惑或者烦恼不会持续三天以上,我更不会走着走着在大街上突然吼一声,妈呀,我为什么是gay。


现在想和大家聊这个问题,是因为我想到,我们中间会不会有这样一群人,对于自己性少数群体的身份很困惑,困惑到一次又一次地质问自己为什么是同性恋,甚至将自己归于一种病态。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推送,让困惑的人更加了解自己性取向的成因,找到一个科学的解释。

首先,给你一个坚定的眼神!




我自己来聊这个题目我是很虚的。一是我原来就讲过了,我确实读书少(微笑脸)。二是,这个问题确实很复杂,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因素,而且目前学术界(说到这个词我整个人都义正言辞起来了)没有一个很权威的共识!但是,请大家相信我,我一定会拿出写史纲思修论文的精神和气势,去最权威的学术宝(zhi)库(wang),为大家探索科学的奥秘!有没有瞬间就有大型情感悬疑青春校园偶像热血节目“走进科学”的感觉了。


来,跟我一起!


同性恋的成因一直是学者和大众争论的话题。一方面,如果主张对同性恋的成因进行研究,那么就有一个前提—同性恋是正常状态的偏离,否则为什么没有去研究异性恋的形成原因?尽管观点不一致,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同性恋作为一种从属于异性恋主流文化的亚文化,对它的成因进行研究可以加深人们对同性恋的认识,以便对它采取一个更为合理的态度。


从我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大家把同性恋的成因归为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三大类。


1
生理

一是在激素水平上的解释。

性激素因素方面。维兰尼等人发现,男同性恋者尿中的睾丸酮比异性恋对照组少,而女同性恋者尿中的翠丸酮则比异性恋对照组多,可是对此有的研究却得出相反的结论。Money等人于1972年发现,在胚胎发育的关键期,雄性激素的过多或过少,对性别的分化大有影响。但也有实验表明,给男同性恋者补用睾丸激素的结果不能激起他的异性恋行为,只增加了同性恋行为中的性欲强度。此外是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了同性恋,还是同性恋导致了激素水平的变化仍然没有定论。

二是遗传上的解释

1993年,美国的海莫等人发现,异性恋兄弟在X染色体短臂上一段基因的共有率是50%,同性恋兄弟的基因共有率则高于50%。这一研究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X染色体。对此进一步的研究是以40对同性恋兄弟为对象的DNA分析,表明至少有一个与同性恋有关的基因位于染色体的这一区域,这是迄今为止有关性倾向具有遗传基础的最有力证据。

美国一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小组于1993年7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报告揭示,比起一般人来,在76名男同性恋者的男性亲属中,同性恋的比例相当高,几乎所有的比例失调都出在母亲这边。科学家据此推测,另外同性恋可能是母亲遗传的。为了证实这一推测,一项以4对同性恋兄弟为对象的DNA分析发现,3对兄弟的X染色体的一个特殊区域上,兄弟两人竟有5个基因相同,从统计学角度来说,有相同性倾向的兄弟在基因上存在这样的相同不是偶然的,它表明至少有一个与同性恋有关的基因位于染色体这一区域。

(文科狗表示没几个字看的懂)


2
心理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期3~5岁是人类性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幼儿对自己的异性生身亲长产生特殊强烈的依恋之情,特别是怀有本能的性欲渴求,同时伴随产生的是对同性生身亲长的敌对感。当儿童抑制这种性本能情结,并对其同性生身亲长认同时,这一时期宣告结束。在此阶段,双亲对儿童的性本能既不采取过分抑制,又不采取过分刺激的合理态度,儿童就会顺利通过这一阶段。与此相反,如果儿童在此期间心理遭受创伤,那么恋母情结就会潜藏在意识里,并继续影响个体的性心理发育,最终在性成熟后发生相似的性心理变化。 (我那么不要脸,还会有心理创伤?!)

男同性恋者的母亲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她们同儿子的关系异乎寻常的亲密。 (我妈一直说我是捡来的,因为她说她那么好看,我那么丑。) 儿子是她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儿子通常取代丈夫,成为她们施爱的目标。父母二人的关系往往是母亲统治父亲,不尊重父亲。有统治欲的母亲不允许儿子对异性产生兴趣,除非是她自己。(....真的么,我对这个理论表示怀疑)一般说来,男同性恋者的母亲都比较吸引人,她对于孩子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父亲的吸引力。这样的母亲取代了父亲的角色,反对男孩子中常见的粗鲁莽撞行为,而鼓励他们更富于女性化的活动。他们的父亲未能为其子提供适当的性别角色榜样,因此其子的男性自我认同就不完全。在这样的环境下,男孩子在青春期及其后,会试图寻找一个在他父亲身上所没有的“男性力量”的人作为伴侣。 (但我老爸确实在我小时候出现在我的生活里比较少...其实我有在想,好像我们这种情况会在单亲家庭出现的比较多,不知道这会不会有一定影响。)


3
社会环境

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同性恋行为是受环境的影响而习得的。如果一个人在与异性交往中受挫,有过不愉快的经验,异性恋感情得不到正常的发展,而同时又受到同性的诱导,就会产生同性恋倾向,他们特别注重的是伙伴群关系,偶然的机遇,以及特殊的性经历。 (大家好,我根本没有和异性交往过好么,而且我小学以来就和异性关系好的不得了好么。) 支持这一研究的结论的研究有,贝尔对同性恋者与男异性恋者的对比研究中发现,男孩如果小时候最好的朋友是女孩,长大以后就会喜欢男情人, (卧槽,话还没说完就被打脸了) 这种论点与精神分析学派的分歧在于,不是疏远的父亲造就了同性恋儿子,而是有同性恋倾向的儿子使父亲疏远了他。
但这种理论也受到了质疑,例如,金西学院的Bell Weinberg于1981年对旧金山海湾将近1000名男女同性恋者和作为对照组的将近500名男女异性恋者进行的深入研究发现,同性恋者和异性恋之间在对母亲、父亲、父母关系的情感方面,以及在童年期对传统的性别角色的遵奉方面存在的差别并不是导致成年人不同性选择的原因;相反,当男孩和女孩进人青春期时,他们的性选择倾向可能早已确定了,,因此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那些差别只不过是已经确定了的性选择倾向的反映。另外,金赛比较1500名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的家庭结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研究也证明,同性恋与家庭背景之间没有任何确定的相关,更谈不上什么因果关系。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在想

“ 你在扯什么”

“你是不是自己都讲不下去了”

“扯犊子很累吧”

对咯,目前学界对于同性恋就是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认识。 但大家得到一个共识就是金赛提出的“性选择倾向连续体”他认为,性选择倾向可以很恰当地被描述为一个有七级水平的连续体,一端是完全的异性恋,另一端是完全的同性恋,第三级为双性恋,许多人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个位置上,而后天因素能否造成一个人的同性恋,这要视个人的性选择倾向在连续体上的位置。 人具备成为同性恋、双性恋和异性恋其中之一的先天生理基础,但最终选择哪一种性倾向则要视后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也就是说同性恋是一种自然的现象,大家都具有成为同性恋的可能,没有必要对自己的少数身份表示质疑, 可能就因为上帝多看了你一眼,你的生活经历注定要比其他人更加丰富一点!

最后,自拍,耶!

(就想看自拍是么,快,翻回去!)




本文系神秘柜子原创文章。

转载、投稿请联系后台公众号或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